【马耳他背景故事】 【马耳他地图介绍】 【马耳他前哨战】
【马耳他保卫战-1 】(介绍) 【马耳他保卫战-2】(流程) 【马耳他保卫战】(精英)
【奖励】 【兑换】
【全新海战副本—马耳他之战】
【背景】
提到著名的马耳他海战,就不得不提到马耳他首都瓦莱塔。
瓦莱塔也叫“圣约翰骑士团之城”,“瓦莱塔”就是以当年指挥马耳他保卫战的骑士首领的名字命名的。
这个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始建之初是和十字军东征中的圣殿骑士团连在一起的,也是和大海盗德拉古特联系在一起的。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央的几个岛屿上,因而被称为“地中海的心脏”。它是世界上几个最小的国家之一,从最东南部到西北部大约有27公里,东西最长为14公里。
历史上的马耳他可谓多灾多难,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地中海的中心,扼大西洋通往地中海东部和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2000多年以来,曾相继被腓尼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法国人、英国人等许多国家异族统治过。直到1964年,马耳他才终于脱离了英联邦,获得独立。
在这种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异族统治者们先后在瓦莱塔建造了许多颇具民族特色的寺庙、教堂、城堡、宫殿等。400多年过去了,这些古老建筑,有的已经成为残垣断壁,有的已经埋没于荒草之中,但是有几处,马耳他人对此倍加爱护,那就是刻有当年守卫者名字的纪念碑。
让我们从十字军东征说起,从1095至1291年,西欧共发动八次主要的远征,前后历时将近200年。
“圣殿骑士团”就是在十字军东征中成立的。当时,他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朝圣者、圣地及耶路撒冷各个大要塞的安全。
圣殿骑士团大多由基督教骑士组成,他们将苦行僧的戒律以及骑士的侠义精神合二为一,身穿锁环连成的盔甲,披着军服似的斗篷,看上去威风凛凛。他们的盾牌以黑和白来装饰,还有一个白底的红十字,骑士们用这个标志,提醒自己曾在上帝面前发过甘于贫穷的誓言。
在十字军东征史上,圣殿骑士团是重要的名字。从军事角度来看,它是一支非常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
1522年,根据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协议,圣殿骑士团被迫离开圣城耶路撒冷。他们先是栖身于罗德岛,等到被土耳其人赶出,又陆续转到的黎波里等地。从1530年开始,他们移居并隐蔽在马耳他岛这个天然良港。土耳其人的步步紧逼,使圣殿骑士团对其积怨甚深,便不时地对土耳其人进行骚扰和袭击。
这种不断的骚扰和袭击,也激怒了土耳其人。
1565年,奥斯曼帝国决定对这股骑士团进行清剿。苏丹总共派出约3万余人的军队,海盗舰队也奉命前去援助。土耳其大军的统帅是彼阿里巴夏,海盗舰队仍由德拉古特率领,约有数千名海盗。奥斯曼帝国的舰队与圣殿骑士团双方力量对比为15:1。骑士团的首领是法国大公让•德拉•瓦莱塔,双方人数如此悬殊,看来骑士团注定要遭灭顶之灾了。
面对着土耳其的大举侵入,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当时守卫岛上的以瓦莱塔为首的圣殿骑士团的骑士们同岛上的居民一起奋起反抗,迎头痛击入侵者。以致这一战成了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战役——“马耳他之围”。激战中,圣殿骑士团的每一名骑士都拼尽全力,为骑士的荣誉而战。他们以一当十,与土耳其人进行了拼死的抵抗,双方战斗极其激烈。
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们惊呆了,就连视死如归的海盗,面对着个个犹如神助的骑士们,也渐渐觉得有些“英雄气短”。战斗长期陷入僵持状态,双方竟无法分出胜负。
这时,土耳其大军的统帅彼阿里巴夏命令德拉古特率领的海盗队去进攻马耳他岛上的一个要塞。所向无敌的德拉古特当即向统帅表示:定会马到成功。
然而,他又一次低估了“骑士”的力量。没想到,要塞的守卫者誓与要塞同生死,他们宁死不屈,顽强抵抗。海盗们围攻达6个月之久,仍然不能把要塞拿下。无奈之下,德拉古特不得不向奥斯曼帝国的统帅请求援助。然而,土耳其海军早已被瓦莱塔的守卫者所牵制,无法给海盗派来援军。眼看力量即将消耗殆尽,失去耐心的德拉古特冒险下令发起最后的进攻。为了保证胜利,他亲自到前线督战。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他被炮弹击中而死。
此时从阿尔及尔赶来的信使又报告说,一支庞大的欧洲天主教国家的舰队前来救援马耳他,正在迅速驶来。心慌意乱之中的土耳其大军统帅彼阿里巴夏不得不下令退兵。
圣殿骑士团最后保住了海岛。这场关键性的战役决定了马耳他的命运,一时间,骑士团成为了全欧洲的英雄。次年,为了预防外敌再度入侵,骑士们在战略高地希伯拉斯山修筑了一座3公里多长的城池,作为军事要塞,并以“马耳他之围”这场著名战役的指挥者瓦莱塔的名字命名。1571年,瓦莱塔成了马耳他的首都。
而德拉古特的死却使地中海所有的海盗丧失了斗志。
从那时起,400多年过去了,至今人们仍可以在马耳他首都看到刻有当年守卫者名字的各种纪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