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慈鲷
特征:它们是口孵鱼类。雄鱼的额头会有很高且圆润的突起,呈鹅头的头包状。由此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辨认雌雄皇冠六间。雌鱼每次可以产下数十枚鱼卵,但是它们每次通常只能含下10~50枚左右。成鱼35厘米
分布:非洲
丽体鱼
鱼长15厘米以上,体型是头大身小,上半身为青色,下半身从下巴到腹部为火红色,成年鱼更鲜艳夺目。体态键壮,背鳍有迷人的光彩,是一种凶猛的鱼,一般用裸缸养。喜动物性饵料,可生活在任合水质,水温在20度以上,岩石是理想的生息地
分布:出产在中美洲
中綫天竺鯛
特征:黃褐色的對淡紅色褐色顏色, 暗色的鱗片邊緣; 一條褐色側面中央的斑紋從吻尖, 經過眼睛到上尾部的基底;(斑紋可能在梗上消失) 在尾鰭基底的黑色斑點,出現於水質清澈的潟湖礁坪與臨海礁石從低浪花區到深度 45 公尺。 通常各別地在裂隙中發現。 晚上捕食小型底棲的與游離於水中甲殼動物。肉食性,體長最大15公分。
分布: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紅海南至南非奧歌亞灣
橫條天竺鲷
特征:色彩是白色或略帶桃色的在側邊上有大約六條紅褐色的斑紋; 在尾鰭基底的 3-4個深色的斑點。 眼藍色虹彩的。 小的稚魚有黃色的尾梗有在中心中的黑色斑點, 擬態大齒的 Cheilodipterus 種。 那使他們能夠到處更自由游泳
分布: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 馬來西亞東至在密克羅尼西亞與索羅門群島的帛琉, 北至琉球群島而且南至大堡礁
燕子
特征:体长8-10cm,体银白色,体表有白色圆点。背鳍一分为二,眼睛特大,紧靠身体前方,眼睛有一条黑色环带。第一背鳍到腹鳍有一条黑色环带,第二背鳍到臀鳍有一条黑色环带,尾鳍上下叶边缘黑色,并向后延伸似燕尾
分布: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短身光鳃雀鲷
特征:体呈卵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 1.6-1.8倍。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额骨末端仅及眼前缘;齿细小,圆锥状。眶下骨裸出;前鳃蓋骨后缘平滑。体被大櫛鳞;侧线之有孔鳞片 17-19個。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略呈角形,硬棘XIII,软条 14-15;臀鳍硬棘II,软条10-14;胸鳍条 18-19;尾鳍*形,上下叶末端延长呈细尖形,各具2条硬棘状鳍条。体一致呈暗褐色,腹部偏淡,鳞片中央为黑色。胸鳍基部具一大黑斑;尾柄及尾鳍白色;背、臀鳍软条白色区域起始于基底末端之前;尾鳍上下叶之背、腹缘具暗帶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共有三个分离的反赤道分布的族群,包括分布於:1.日本和台湾;2.珊瑚海,包括万那杜、斐济、新加勒多尼亚和澳洲东部;以及3.模里西斯至留尼旺等海域。台灣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南部及南部海域
王子雀鲷
特征:体呈椭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1.9-2.1倍。吻短而钝圆。口中型;颌齿两列,小而呈圆锥状。眶下骨裸出,下缘具锯齿;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体被栉鳞;鼻部具鳞;侧线之有孔鳞片17-18个。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呈角形,硬棘XIII,软条15-16;臀鳍硬棘II,软条15-16;胸鳍鳍条17-18;尾鳍*形,上下叶末端呈尖状。体呈淡黄褐色到深蓝色或深紫褐色;头之上半部、背部及背鳍为橘色;头之橘色部位另具数条蓝纹;体侧具多条蓝色点状纵纹。鳃盖上缘有一稍大之黑斑,胸鳍基部上方另具一很小黑点。尾鳍淡至暗色。无论任何时期,背鳍末端皆具眼状斑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由模里西斯到美属萨摩亚,北至伊豆岛,南至罗雷浅滩与新加勒多尼亚
卵形光鰓雀鯛
特征:体呈卵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 1.8-2.0倍。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仅及眼前缘;齿细小,圆锥状。眶下骨裸出;前鳃盖骨后缘平滑。体被大栉鳞;侧线之有孔鳞片13-15个。背鳍单一,软条部延长而呈尖形,硬棘XII-XIII,软条12-13;臀鳍硬棘II,软条12-14;胸鳍鳍条16-18;尾鳍深*形,上下叶末端呈尖形,各具2条硬棘状鳍条。体呈黄褐色至灰色;胸鳍基部上缘有一小黑斑;背鳍及臀鳍软条部后半部和尾柄白色或淡色
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自日本三宅岛、冲绳岛至台湾及菲律宾。台湾省分布于南部海域。
网纹圆雀鲷:
特征:体呈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1.4-1.6倍。吻短而钝圆。口中型;两颌齿小而呈圆锥状,靠外缘之齿列渐大且齿端背侧有不规则之绒毛带。眶前骨具鳞,眶下骨具鳞,下缘具锯齿;前鳃盖骨后缘多少呈锯齿。体被栉鳞;侧线之有孔鳞片18-19个。鳃耙数25-28。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呈角形,硬棘XII,软条14-16;臀鳍硬棘II,软条12-14;胸鳍鳍条19-21;尾鳍*形,上下叶末端略呈角形。依环境不同,体色多变,基本上体呈淡白色,而具有绿色的吻、眶间骨与前额;体侧于前部具一黑色横带及较后面的部分上另具一个比较模糊的黑色横带。鳞片皆具黑缘。腹鳍大部份黑色;胸鳍透明,基底上缘则具有一个黑色斑点
分布:分布于中西太平洋区,由可可群岛-基灵群岛至美属萨摩亚与莱恩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罗雷浅滩与罗得豪岛等。台湾省分布于南部、北部、澎湖及绿岛等沿岸礁区
环眼准雀鲷
特征:体长椭圆形,非常侧扁,头钝,头背部隆起。 吻短。眼中大。口斜裂;上颌延伸至眼中部下方;上下颌、锄骨及腭骨均具齿。体被栉鳞;侧线断成二段,鳞孔数分别为48-62 + 18-22。鳃盖有鳞,背鳍及臀鳍基底有鳞片。背鳍具硬棘II,软条24-26;臀鳍长约背鳍之一半,具硬棘III,软条14-15;胸鳍钝圆形;腹鳍具I硬棘及5软条,其中第3根最长;尾鳍圆形。头部及肩部深橄榄色而有灰橘色斑点,体侧之大鲜红斑延伸到腹部;口鼻及颊部有平行蓝纹。背鳍缘淡蓝色,稍下方为橘色,鳍条中央近基部有鲜红色之阴影,鳍膜之斑点为棕色,前部分之斑点镶有橘色缘,向后而渐加深且在后面之鳍条有明显的暗色横斑;臀鳍缘为蓝色,基部有鲜红色阴影,而其余颜色和背鳍同;胸鳍条无斑点;腹鳍为鲜红色;尾鳍缘为蓝色而稍内圈为橄榄色,其余的尾柄及其它邻近躯干一样是黑色。以前所记载之黑条纹准雀鲷为本种之同种异名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之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包括印度-马来西亚列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台湾省东部、北部、东北部、南部、澎湖、绿岛、小琉球及兰屿海域均有
克氏双锯鱼
特征:又名“小丑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1.7-2.0倍。吻短而钝。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圆锥状。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锯齿;各鳃盖骨后缘皆具锯齿。体被细鳞;侧线之有孔鳞片34-35个。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呈圆形,硬棘X-XI,软条15-17;臀鳍硬棘II,软条12-15;胸鳍鳍条18-21;雄鱼尾鳍截形,末端呈尖形,雌鱼呈*形,末端呈角形。体一般呈黄褐色至黑色,体侧具3条白色宽带;胸鳍及尾鳍淡色,其余鳍色不定,或暗色,或黄色,或淡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由波斯湾到密克罗尼西亚,包括印度-澳洲群岛,北至台湾及日本南部
短身光鳃雀鲷
特征: 形态特怔 体呈卵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 1.6-1.8倍。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额骨末端仅及眼前缘;齿细小,圆锥状。眶下骨裸出;前鳃蓋骨后缘平滑。体被大櫛鳞;侧线之有孔鳞片 17-19個。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略呈角形,硬棘XIII,软条 14-15;臀鳍硬棘II,软条10-14;胸鳍条 18-19;尾鳍*形,上下叶末端延长呈细尖形,各具2条硬棘状鳍条。体一致呈暗褐色,腹部偏淡,鳞片中央为黑色。胸鳍基部具一大黑斑;尾柄及尾鳍白色;背、臀鳍软条白色区域起始于基底末端之前;尾鳍上下叶之背、腹缘具暗帶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共有三个分离的反赤道分布的族群,包括分布於:1.日本和台湾;2.珊瑚海,包括万那杜、斐济、新加勒多尼亚和澳洲东部;以及3.模里西斯至留尼旺等海域。台灣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南部及南部海域
尾斑椒雀雕
特征:体呈卵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1.7-1.9倍。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且较长。眶下骨具鳞,后缘则平滑;眶前骨与眶下骨间无缺刻;前鳃盖骨后缘平滑。体被栉鳞;侧线之有孔鳞片21-22个。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呈角形,硬棘XII,软条18-19;臀鳍硬棘II,软条16-18;胸鳍鳍条19;尾鳍*形,末端呈尖形,上下叶外侧鳍条不延长呈丝状。体呈淡黄色体,侧后半部具一宽约8个鳞片之黑色横带,但是黑色横带有时缩小成痕迹,横带后方体侧和尾鳍为黄色。背鳍前部无黑斑;胸鳍黄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由东非到夏威夷、马贵斯与皮特凯恩群岛,北至琉球与博宁群岛, 南至罗得豪岛与拉帕岛
川紋笛鯛
特征:体长椭圆形而高。两眼间隔平坦。前鳃盖缺刻及间鳃盖结显著。鳃耙数17-18。上下颌具细齿多列,外列齿稍扩大,上颌前端具2-4犬齿,内列齿绒毛状;下颌具一列稀疏细尖齿,后方者稍扩大;锄骨齿带三角形,其后方无突出部;腭骨亦具绒毛状齿;舌面无齿。体被中大栉鳞,颊部及鳃盖具多列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基部具细鳞;侧线上方的鳞片斜向后背缘排列,下方的鳞片亦与体轴呈斜角。背鳍软硬鳍条部间无明显深刻;臀鳍基底短而与背鳍软条部相对;背鳍硬棘XI,软条15-17(16为主);臀鳍硬棘III,软条10;胸鳍长,末端达臀鳍起点;尾鳍内凹。体粉红色,体侧具三条宽阔而略微倾斜之暗红褐色横带,尤其是幼鱼时特别明显,长成后则较不明显。本种异于笛鲷属其它各种,除特异之斜行横带外,并具有较多之鳍软条数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红海、非洲东岸,南自澳洲,北迄南日本。台湾省主要产于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
黄唇裸颊鲷
特征:主要栖息于泻湖、内湾、珊瑚礁区或海草床,或其外缘砂地上巡游,以砂地上之甲壳类、软件、棘皮动物、多毛类或小鱼等动物为食。最大体长:70 cm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东非、红海,东至马贵斯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
红裸颊鲷
特征:主要栖息于软深的大陆棚斜坡外缘砂泥地,幼鱼一般活动于沿岸,主要分布的深度在12-160公尺。肉食性,以礁区的小鱼或无脊椎动物为食。最大体长:50 cm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东非,东至马贵斯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
扁裸颊鲷
特征:主要栖息于软深的舄湖、岩礁区或珊瑚礁外缘,主要分布的深度在20-90公尺。通常单只或数只一起巡游,肉食性,以礁区的小鱼或无脊椎动物为食。最大体长:52 cm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波斯湾、红海,东至东加,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
金带鲷
特征:体延长而呈长橢圆形。吻尖。眼大。口端位;两额具犬齿及絨毛状齿,下頜犬齒向外;上额骨上緣具锯齿。额部具鳞4-6列;胸鳍基部內侧不具鳞;侧线鱗数68-74;侧线上鳞列数5。背鳍单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软条10;臀鳍硬棘III,软条8-9;胸鳍软条15;尾鳍深分*,两叶先端尖锐。体背暗红褐色,具数条银色窄纵纹;下方体侧银至灰色,有若干金黃色至橘褐色纵线;尾柄背部近背鰭後方数软条之基底有一大形黃斑。各鳍淡红色或透明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东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迄澳洲。
双带狐鲷
特征:背鳍硬棘间缺刻明显。尾鳍截形,上下叶略突出。鱼体淡红色,腹面颜色较淡。在背鳍第一及第三棘间有一黑斑。成鱼在背鳍基底末端和侧线间有一8~9鳞片长的鞍状大黑斑。体色会随成长而改变
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
金带擬须鲷
特征:体延长而稍侧扁,呈长纺锤形。吻钝尖,口小;上颌后部圆,不达眼前缘下方;颏须达前鳃盖后缘垂线;上下颌齿绒毛状,锄骨与腭骨无齿。具1扁平鳃盖棘。鳞片小,头与体被栉鳞,腹鳍基部具一腋鳞,眼前及吻端无鳞;侧线完整,侧线鳞之侧线管分支;侧线鳞数33-36。背鳍两个,完全分离;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尾鳍深*型。体背红褐色,体侧淡红色至白色,腹部呈白色;体侧有一条金黄色纵带,胸鳍后上方不具黑点。腹膜为暗色。各鳍在鱼体新鲜时,呈现鲜黄色
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 西起红海,东到夏威夷、马贵斯及土木土群岛,北起琉球群岛,南至罗的豪岛
日本刺尾鲷
特征: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不特别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分别具XI棘及III棘,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近截形或内凹。体黑褐色,越往后部体越偏黄;眼睛下缘具一白色宽斜带,向下斜走至上颌;吻部另具半月形白斑。背鳍及臀鳍黑色,基底具一黄色纹,向后渐粗,鳍缘为橘黄色;尾鳍淡灰白色,内侧具黄横带;胸鳍基部黄色,余灰黑色;尾柄棘沟缘为黄色,而尾柄棘亦为黄色。以前所记载之黑刺尾鲷(Acanthurus nigricans)幼鱼实为本种之误鉴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菲律宾、台湾至日本的琉球群岛。台湾省南部、东部及离岛之绿岛、兰屿等海域有产
尖吻裸额鲷
特征:体延长而呈长椭圆形。吻长而尖,吻上缘与上颌间的角度为40°-50°。眼间隔微凸或平坦。眼大,位于近于头背侧。口端位;两颌具犬齿及绒毛状齿,后方侧齿呈犬齿状;上颌骨上缘平滑。颊部无鳞;胸鳍基部内侧不具鳞;侧线鳞数46-48;侧线上鳞列数5.5;侧线下鳞列数16-17。背鳍单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软条9,第III或IV棘最长;臀鳍硬棘III,软条8,第1软条通常最长,但等于或短于软条部之基底长;胸鳍软条13;尾鳍分*,两叶先端尖型。体呈灰褐至黄褐色,散布许多不显之不规则斑驳;吻部具暗色波纹;上颌偏红,尤其于口角处深红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东非、红海,东至萨摩亚,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台湾分布于四周沿海及离岛海域
星斑裸额鲷
特征:体延长而呈长椭圆形。吻中长而略尖,吻上缘与上颌间的角度为50°-68°。眼间隔凸起。眼大,位于近于头背侧,但随着成长而渐分离。口端位;两颌具犬齿及绒毛状齿,后方侧齿呈圆形而有犬齿尖或臼齿但呈块状;上颌骨上缘平滑或稍呈锯齿状。颊部无鳞;胸鳍基部内侧具鳞;侧线鳞数46-48;侧线上鳞列数5.5;侧线下鳞列数16-17。背鳍单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软条9,第IV或V棘最长;臀鳍硬棘III,软条8,第1软条通常最长,但等于或短于软条部之基底长;胸鳍软条13;尾鳍分*,两叶先端尖型。体侧呈浅灰褐色,腹部颜色较淡,眼下有3条放射状之蓝线,各鳞片上均有一蓝色小点;体侧有时具多条暗色横条;幼小个体体侧有若干黄色纵带及在胸鳍基部上方,侧线下方具一四方形黑斑,这些黄带与黑斑将随着鱼之成长而逐渐消失。各鳍淡黄色或淡色;背鳍具红缘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波斯湾、红海,东至萨摩亚,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台湾分布于四周沿海及澎湖海域
黑点裸鲷
特征:体延长而呈长椭圆形。吻中短而略钝,吻上缘与上颌间的角度为60°-70°。眼间隔凸起或几平坦。眼大,位于近于头背侧。口端位;两颌具犬齿及绒毛状齿,后方侧齿呈圆形或臼齿状;上颌骨上缘平滑或稍呈锯齿状。颊部无鳞;胸鳍基部内侧具鳞;侧线鳞数46-47;侧线上鳞列数4.5-5.5(大部分为5.5);侧线下鳞列数13-14。背鳍单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软条9,第IV或V棘最长;臀鳍硬棘III,软条8,第1软条通常最长,但短于、等于或略长于软条部之基底长;胸鳍软条13;尾鳍分*,两叶先端尖型。体背侧绿褐色或灰色,腹面银白色,体侧中央在侧线下方有一明显且有时具黄缘之大椭圆黑斑,在受惊吓或睡眠时,身体会出现若干杂斑。各鳍淡粉红色或淡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东非、红海,东至萨摩亚,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台湾分布于南部、西部及小琉球海域。
黑大咽齒鯛
特征:体长形,侧扁。头高;吻尖。上下颌前方各二对犬齿,上颌外侧一对向后方弯曲,上颌后方有一犬齿。前鳃盖骨后缘平滑,仅后下方游离;鳃膜与峡部相连。鳞片中型,吻部、颊部与鳃盖裸露。D. IX, 11;A. III, 11;P. 12;L.l.27;胸鳍圆形;腹鳍尖形,第一棘或延长;尾鳍圆形。体黑褐色,成雄鱼每一鳞片具蓝白色横线,头具不规则蓝白带,幼鱼及雌鱼身体及头部具许多细白点;胸鳍透明,基部黑色;背鳍与臀鳍黑褐色,具白色斜虫纹;尾鳍透明,鳍条具成列的黑点,雄鱼上下缘具宽黑带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由安达曼海到萨摩亚,北至日本、台湾,南至大堡礁海域等。台湾除西部外,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叶鲷
特征:体延长,侧扁而高,呈长卵圆形。头大,背面略隆起。吻短钝,小于眼径。眼大,上侧位。口裂大,前位;下颌突出,上下颌齿细小,多行,带状;锄骨及腭骨亦细小,舌上无齿。体被小栉鳞,头部除吻及唇部外均被鳞;背鳍软条部、臀鳍及尾鳍基底之鳍膜间具鳞;侧线完全,近乎平直延伸至尾鳍。背鳍单一,硬棘VIII及软条11-14;臀鳍硬棘III及软条9-12;尾鳍后缘略呈弯月型或截平。体呈黄褐色或灰褐色,有金色光泽;个体幼小时,体侧有7-10条暗褐色纵带,眼下至鳃盖下角有一褐色带,老成时则消失。以前所记载之青叶鲷(<I>Glaucosoma hebraicum</I>)实为本种之误鉴,前者为澳洲特有种,另一记载之叶鲷 (<I>G. fauvelii</I>) 实为本种之未成熟个体,是同种异名。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南部、中国南海、越南及澳洲西部及北部。台湾省分布于北部、西南部及澎湖沿海岩礁区海域
艳丽丝鳍鹦鲷
特征:体延长而侧扁;体长为头长之 2.9-3.2倍,为体高之 3.2-3.5倍。前鳃盖上缘具小而尖锐巨齿。背鳍前中央鳞 5枚;侧线不连续,中断于背鳍软条部中段之下方。D. XI, 9;A. III, 9;P. 14-15(15);L.l. 16-18+6-7;G.R.19-21;成熟雄鱼腹鳍不特别长;成鱼尾鳍双凹型。雄鱼体上半部红褐或蓝绿色,下半部色淡或淡红色;眼下缘具一暗纵纹,纹之下方色淡,眼后具一红色纵纹斜上至胸鳍上方,上颌具一红纵纹经眼上缘至颈部;胸鳍后方的体中线具一蓝纹至尾鳍基部;尾柄中央稍上具一大黑斑;胸鳍基具一蓝色或褐色斜纹,胸鳍透明,鳍缘红色;背、臀鳍基底淡色,鳍缘具一宽红带,鳍末稍具一细蓝线,后方软条在红色及淡色之间为黑色,且具瞳孔般大小的蓝斑;尾鳍具许多蓝点。雌鱼一致为淡红色,背鳍棘下方褐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及东非到土木土群岛,北至日本琉球与台湾海域等。台湾省发现于南部、东部、兰屿及绿岛等地
黑鲷
特征:体略延长而呈椭圆形;眼前之头背部隆起。吻略钝圆。眼大,近于头背部。口端位;两颌具绒毛状细齿及圆锥状齿;上颌骨上缘平滑。颊部具鳞;胸鳍基部内侧具鳞;侧线鳞数46-48;侧线上鳞列数5.5。背鳍单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软条10;臀鳍硬棘III,软条9;胸鳍软条14;尾鳍分*,两叶先端尖型。体褐色而带银色光泽;唇部橘黄色,胸鳍除黑色之基部外为红色。背鳍及臀鳍基部黑色。幼鱼体侧有三条宽黑色横带,尾鳍上下缘均黑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东非、红海,东至东大洋泌卜,北至日本南部及夏威夷,南至澳洲。台湾分布于四周沿海海域
朱斑大咽齿鲷
特征:
分布:
阿卡西短鲷
特征:体体侧一有条黑色纵斑,由眼睛基部一直延伸至尾柄前,在尾柄前端会有一个黑斑点,尾鳍为茅状尾,上有V字型的斑纹
分布:秘鲁北部到玛瑙斯、圣塔伦间的亚马逊河流域
粗首鱲
特征:体延长而侧扁,腹部圆,无肉棱。头较大。吻略突。眼中大,上位。口斜裂,上颌骨末端可达眼中部下方,雌鱼口裂稍大于雄鱼。无须。体被中大型的圆鳞;侧线完全而向下弯曲,侧线鳞数48-55;背鳍前鳞24-27。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 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 9(分枝软条);腹鳍 1(不分枝软条)+7(分枝软条);成熟雄鱼的臀鳍末端游离呈条状。体背侧灰绿色,体侧及腹侧银白。雄鱼体侧的有10条具蓝绿色光泽之横带,幼鱼及雌鱼不显。繁殖期时,雄鱼有追星出现。
分布:台湾的特有种,原产于除花东两地外之河川及溪流中,近来因被放流而普遍分布于花东各大河中
背斑盔魚
特征:体长型,侧扁;头圆锥状。口中型,唇厚;上颌前方具2对犬齿,下颌1对。体被小鳞,颊与鳃盖裸露;侧线连续。前鳃盖缘平滑。D. IX, 11-12;A. III, 11-12;L.l. 50-55;腹鳍第一软条延长,达肛门;尾鳍圆形。体色随成长而异,体淡黄色,头上半部黑褐色;体侧具 6条黄橙色至蓝黑色宽横带,横带于背侧较暗色,腹侧较淡色,横带间隙极窄,其中第三条横带末端近臀鳍处形成一深黑斑;体侧另有 3条粉红至橙色细纵带,而胸鳍基部具二条平形的橙色斜纹伸至腹部;头部具三条红橙色细纵带,第一条从上颌经眼至鳃盖缘上方,与体侧第一条纵带相接,第二条从眼后下方至鳃盖缘,第三条近喉峡部;鳃盖后上角具一黑斑。背鳍黑褐色,第I至第III棘间具一黑斑;臀鳍粉红至橘红色,末稍具3 条浅蓝纵纹;尾鳍黄褐色,具一红色的半环纹,环纹前或有少许红色斑点
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日本至澳洲海域,东至东加等。台湾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香鱼
特征:鱼体细长,头小。吻尖,前端向下弯成钩形突起。口大,下颌两侧前端各有一突起,突起之间呈凹形,口关闭时,吻钩与此凹陷正相吻合。上下颌生有宽扁的细齿,前上颌骨、上颌骨和舌上均有齿,口底有囊形粘膜皱褶。除头部外,全身密被极细小圆鳞。背鳍后方有一个小脂鳍,与臀鳍后端相对。身体背部青黑色,体侧面由上半部至下半部逐渐带黄色,腹部银白,各鳍皆为淡黄色,脂鳍周围微红色,胸鳍上方有一群黄色的斑点
分布: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等地沿海溪流
裂唇魚
特征:体长型,侧扁;头圆锥状,口小,下唇分成两片;齿小且尖,前方具对犬齿;前鳃盖缘平滑;鳞片小,颊与鳃盖被鳞;侧线完全。D. IX, 11-12;A. III, 10;L.l. 52-53;尾鳍截形或稍圆形。体白色,体背较暗色,自口经眼至尾鳍具一渐宽的黑色带;背鳍第一与第三棘间具一黑斑;臀鳍白色,基部具黑纵带;尾鳍上下叶白色;偶鳍无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东非到莱恩、马贵斯及杜夕群岛,北至日本琉球与台湾海域,南至罗得豪岛及拉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