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绯鲤
特征:体延长而稍侧扁,呈长椭圆形。头中大;口小,下位;吻圆钝;上下颌齿细小,锄骨与腭骨具齿,均多形成绒毛状齿带;上颌延长至眼下方约1/3处。颏部缝合处具一对长须,末端未达后鳃盖缘。前鳃盖骨后缘平滑;鳃盖骨后缘具一短棘;鳃盖膜与峡部分离;鳃耙数5-7 + 15-18。体被中大栉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侧线鳞数28-30,侧线鳞上之侧线管分枝。背鳍两个,彼此分离;胸鳍软条数14-15;尾鳍*尾形。头部及体侧自吻端经眼至尾鳍基部具一红褐色至黑色的纵带,纵带上方之体侧呈褐色至灰绿色,并且散布许多红褐色或黑色小点,纵带下方之体侧呈银白色,并且有数条暗色点带。背鳍棘部灰白色,具有一暗红至黑色之大斑,斑内杂有两至多个小黄点,此斑下方另有一小暗色斑;软条与腹鳍具2-3条暗红或黑色纵带;尾鳍上叶具4-6条斜灰黑或红褐斜带,下叶则具5-8条;胸鳍与腹鳍黄褐色,偶具红点;颏须白色或淡黄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波斯湾,东至万那杜,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及新加勒多尼亚皆有分布
红帶海绯鲤
特征:体延长而稍侧扁,呈长纺锤形。头稍大;口小;吻长而钝尖;上颌仅达吻部的中央;上下颌均具单列齿,齿中大,较钝,排列较疏;锄骨与腭骨无齿。具颏须一对,末端达眼眶后缘下方,或稍后方。前鳃盖骨后缘平滑;鳃盖骨具二短棘;鳃膜与峡部分离;鳃耙数6-7 + 21。体被弱栉鳞,易脱落,腹鳍基部具一腋鳞,眼前无鳞;侧线鳞数28-30,上侧线管呈树枝状。背鳍两个,彼此分离;胸鳍软条数16;尾鳍*尾形。体一致为橘红色,上半部较深,下半部较浅;鱼体新鲜时,在眼部四周有数条斜纹之蓝带,自眼眶后侧至尾鳍基部有条宽黄褐带;背鳍及胸鳍浅红色;颏须、腹鳍与臀鳍淡黄色。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印度尼西亚,东至菲律宾,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皆有分布
短须海鲱鲤
特征: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1/3處;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8 + 23-27。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5(少數為14);尾鰭*尾形。 體色多變,灰白色至淡紅色,除腹部外,各鱗片具紅褐色至暗褐色;自吻經眼睛至背鰭軟條基有一深色縱帶,縱帶上下各有一白色帶;背鰭軟條後部有一白斑或不顯,白斑後另有一鞍狀斑或不顯;背鰭與尾鰭灰綠色至淡紅色;背鰭及臀鰭膜散布淡白色斑點有時不顯;胸、臀與腹鰭黃褐色至淡紅色;頦鬚淡褐色至黃褐色。
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 西起西印度洋,東到萊恩、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北起琉球群島,南至澳洲及拉帕島。本省各地皆有,但多分布在南部海域
|